随着智能手机和数码相机的飞速发展,视觉算法在提升摄影体验和图像质量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从图像超分辨率到人像美颜,再到复杂的场景识别和防抖系统,视觉算法的进步不断推动着相机技术的革新。本文将详细探讨视觉算法在相机中的多种应用,并分析主要厂商在这一领域的团队架构与最新成果。
参考这篇:https://zhuanlan.zhihu.com/p/678590849
https://polaxiong.com/wiki/hou-qi-shu-yu/rui-hua.html
一个完整的成像系统主要包括几个部分:
主流的CMOS和CCD传感器通常输出Bayer马赛克格式的RAW数据,这种格式的图像数据无法直接被用户观看,必须经过转换才能变为常见的RGB或YUV格式,从而被主流图像处理软件所支持。在相机产品中,通常还需将RGB或YUV格式的图像进一步压缩为JPEG格式,以便于存储。整个图像处理过程被统称为图像信号处理(Image Signal Processing,ISP),其中广义的ISP不仅涵盖JPEG和H.264/265等压缩处理,狭义的ISP则仅指从RAW格式到RGB或YUV格式的转换。
由于图像信号处理需要处理海量数据,并且对实时性要求非常高,因此ISP通常采用硬件实现。有些图像传感器自身集成了部分ISP功能,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启用或禁用。此外,ISP还可能作为独立芯片或SoC IP模块,能够从供应商处采购。下图展示了一个典型的相机系统功能框图,主要包括图像传感器(Image Sensor)、ISP硬件(ISP Hardware)、ISP实时处理模块(ISP Real-Time Loop)等核心组件,以及PC端的ISP调试工具(PC Image Tuning Tools)、用户程序(User Application)、配置文件等。有些ISP硬件还集成了计算机视觉(CV)算法功能,例如镜头畸变校正(Distortion Correction)等。
安装vllm并部署Qwen2VL API 重新打包CUDA12.1支持镜像
在之前的文章中
https://www.dong-blog.fun/post/1779
使用了官方提供的CUDA 12.4镜像。为了支持CUDA 12.1,我重新打包了一个镜像。以下是具体步骤。
首先,基于 pytorch/pytorch:2.4.0-cuda12.1-cudnn9-devel
镜像启动容器:
bash展开代码docker run --rm --net host -it --gpus all --shm-size 16g -v /root/xiedong:/root/xiedong pytorch/pytorch:2.4.0-cuda12.1-cudnn9-devel bash
为了让镜像在cuda12.1.0编译,只能自己build一个镜像了。官方的现在的cuda12.4镜像。如果自己显卡的驱动不高,是无法支持cuda12.4的。
page_1 前言 1998年,国家教育部在其颁布的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》中,在每个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的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陈述中,都明确提出了这样一项要求:掌握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,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。本教材即是针对我校各个学科的专业设置及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,结合我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及因特网信息资源情况,为选修文献检索课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而编写。本教材除了第三章2节,第四章2节和第五章3节由林葆编写,第三章4节“二、搜索引擎检索”由韩春华编写,第六章1节由庞蓓编写外,其余章节均由黄日昆编写,全书也由黄日昆统稿。 限于水平,本教材定有误漏,敬请使用者批评指正,以便今后修改完善。 编者 2014年3月